自然与人文皆美的希腊--希腊旅行游记
唐妮

  • 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
  • 空中修道院
  • 伊莫洛夫镇蓝白教堂

5年前我曾随团前往包括希腊在内的6个巴尔干地区国家旅行,但仅在希腊停留两天。雅典卫城上体现古希腊文明的残存神庙、配套的全面展现卫城建筑及宗教艺术的卫城博物馆和克里特岛上沿海修筑的长达几英里的厚厚城墙,让我在直观看到古希腊辉煌文明的同时,也萌生了以后一定要专门再到希腊深度游的想法。作为欧洲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和西方文明的基石,希腊的魅力独一无二,她永远是一个令人向往、吸收知识和探索文明的地方。

2018年12月,我们特意“反季节”参加了凯撒组织的9日“冬日恋歌”之旅,再次踏上了希腊的土地。此次行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火山圣托里尼享受爱琴海小镇美景;二是在希腊中部帕纳索斯山脉、在古代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德尔菲参观阿波罗神殿遗址,在帕萨里亚的山岩顶上亲临建在悬崖峭壁之巅的世界文化遗产--梅黛奥拉修道院群的奇观;三是在雅典参观著名的卫城神庙遗址和收藏古希腊文明珍贵文物的国家考古博物馆。尽管仍感时间太短,但是能够在9天(包括来回路程)的时间里,比较全方位的享受希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收获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一、大海中的火山遗存--圣托里尼

1、爱琴海上的“庞贝”

  • 圣岛沿途风光
  • 经典景点前合影
  • 圣岛的阿克罗蒂里古遗址

我们乘希腊奥林匹亚航空公司的班机,从雅典起飞后45分钟,到达距离希腊大陆200多公里的圣托里尼。由三个环形小岛组成的圣托里尼,是南爱琴海最著名的火山,也是众多火山组成的岛环中的一个最大的岛,实际上是海上火山爆发的遗存,古时被称为“锡拉(thera)。当时的火山活动始于200万年前。

圣岛曾是个圆形岛屿,公元前1614年一场灾难性的火山爆发导致整个岛屿的中心部分陷入海底,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南北向岛环。(史料记载,这场千年一遇的火山爆发,引发了巨大的海啸,也波及了南部离圣岛130公里南部的克里特岛,不仅摧毁了岛上的城市、村庄和良田,而且使米诺斯无敌舰队和商船顷刻间化为乌有,从而间接的导致了克里特文明的消亡。)火山爆发后形成了厚厚的白灰和浮石层,覆盖了整个岛屿。直至19世纪,火山灰下的一切才见诸于世。用“爱琴海的庞贝”来形容圣岛恰如其分。

目前圣岛上的四个小镇,就是建在火山岩的峭壁上的。我们住在岛中央的菲拉镇上。镇上几乎所有的酒店都是朝向大海和两个还在沉睡的活火山岛屿。据导游说一个是公元前2世纪爆发的,另一个则是1957年才爆发的火山。

2、美轮美奂的海岛小镇

  • 在酒店房间前拍景
  • 圣岛酒店前
  • 圣岛悬崖建筑

从我们步行进入菲拉小镇的那一刻起,就被依山而建的诸多悬崖酒店、典型的地中海风格的建筑和近在眼前的开阔平静温暖的爱琴海海景所迷恋。

仅菲拉镇上的小型悬崖酒店有60多家,每一家酒店房间不仅都有海景,而且基本是窑洞房间,空间宽敞,设施齐全,冬暖夏凉。房间外还有小水池(估计是夏季在水池中观海景),整体设计非常人性化。

  • 晚霞映红爱琴海面
  • 圣托里尼海岛风光
  • 与酒店希腊服务员聊天

我们入住的LUUCAS酒店更是具有最好的观景位置。下午太阳落海时,晚霞染红了半个天边,海面上如同镜面,也反射着红色的光影。海上停泊着一两艘邮轮,冒着青烟,等待上岸游客返回后启程。我们坐在房间外的椅子上,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独自观赏到夕阳西下的爱琴海美景,诗情画意。

看上去酷像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酒店帅气小伙服务员也成为美景中一道风光。晚上在大堂与他聊天,听他讲他的工作与生活,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也酷爱体育运动,晚上值班,白天参加社区篮球比赛,他的激情与活力让我感受到希腊年轻人的积极生活态度。

  • 圣岛漫步
  • 圣岛教堂
  • 圣岛壁画“捕鱼人”
  • 圣岛博物馆壁画“拳击的孩子们”

在圣托里尼停留的两天半时间里,我们自行参观了菲拉镇上的“史前锡拉博物馆”和“圣岛考古博物馆”,惊讶的看到馆藏的大量保存完好的公元前17世纪火山爆发前岛上人们生活的用品。这些直到20世纪中期才从百米厚的火山灰下发掘出来的精致和精美的陶器、金属制品以及壁画等艺术品,反映出3700年前西亚埃及东方文化留下的烙印。

在火山灰中发掘出的壁画中,有一幅名为“拳击的孩子们”保存完好,壁画的颜色清晰、画中的孩子形体生动,尤为经典。史前博物馆中的很多考古文物是1967年考古学家在圣岛西南端的阿克罗蒂里(Akrotiro)村庄的遗址上发现的。在公元前4500年,那里曾是史前人类居住的地方。相当多的文物与我们在土耳其和埃及考古博物馆看到的很相似。

我们游览了圣岛北部的伊亚镇、东南部的佩里萨(Perssa)和西北部伊莫洛维里镇(Imerovigli),中部的菲拉(Firastefan)镇和西部沿海的村落。

  • 伊亚镇教堂前的驴群
  • 繁花似锦的伊亚镇
  • 圣岛美景一角
  • 爱琴海黑沙滩试水

这几个沿山崖而建的小镇村庄,各有特色。伊莫洛维里镇拥有火山口和圣岛最美的景色,包括世界地理杂志封面的那个蓝色海洋衬托的蓝顶白色教堂经典景观。面对浩瀚的大海,站在悬崖山巅,居高临下,可以非常清楚的拍到对面火山的景观。伊亚镇是拍落日的最佳地方,自然也是游客最多、最繁华的地方。

菲拉则是首府所在地,博物馆、会展中心等都在此镇。以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黑沙石石子形成的黑沙滩(Kamani卡梅尼),可以让人们最近距离的接触到大海。

沿着黑沙滩在海边漫步,受清澈的爱琴海水和在海边嬉水的孩子们的诱惑,赵也忍不住的脱了衣服在十几度的海水里畅游了一会,我则脱了鞋子在水里试了试水,也算是下了爱琴海。因山石中含铁成分较多而呈现红褐色的红沙滩(Akerotin雅克罗提利),红褐色的山崖与蓝色的海面相映,美不胜收。

  • 临海餐厅享受阳光、美景与美食

离开圣岛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自行在菲拉和附近几个小镇沿海观光。冬日暖洋洋的的阳光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具有艺术装饰的小型酒店建筑和大大小小的蓝白教堂不时出现在眼前。冬季的游客很少,街道上十分安静,站在海边的悬崖上面,我们可以清晰的听到海面上海鸥的叫声。蓝色的爱琴海、陡峭的悬崖、白色的建筑群、蓝顶的教堂,处处都是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我们边走边拍照,时而停下来坐在路边的椅子上静静的享受眼前的美景。不知不觉,竟然来回走了5个多小时(路途中遇到的游客不超过50人)。

除了美景,圣岛的餐厅和美食也让我们感觉无可挑剔。晚上,我们在酒店附近的一家舒适安静的餐厅里享用了美味的海鲜餐,一份剑鱼加配菜、一份吞拿鱼加配菜、一大盘鸡汤和一瓶当地红酒,结账才不到50欧元。服务与环境,也是加分项。中午,我们在一家位置极佳的临海悬崖Classic餐厅享用室外午餐。帅哥服务员主动的与我们合影,并为我们拍照。在冬日温暖的地中海阳光的沐浴下,我们一边欣赏着碧蓝海水和火山景观,一边品尝着地中海风味美食,感觉是在人间天堂。圣岛的一切,都让我们十分留恋,与我们此行的主题“冬日恋歌”很贴切。

二、离神与上帝最近的代表作

1、传送神谕的圣域--德尔菲

从雅典乘车向北行驶约3个多小时,我们来到距雅典150公里的帕那索斯深山,参观在公元前6世纪曾是西方世界精神文明的中心和古希腊团结统一象征的德尔菲圣所遗址。

  • 德尔菲遗址景观
  • 德尔菲遗址前

从公元前2000年人类在德尔菲居住以来,经迈锡尼文明时期(公元前1500年~1100年)不断发展,公元前8世纪德尔菲开始建立圣殿和传播神谕[注1]。由于其神谕的灵验而形成的权威性,导致小亚细亚地区的富裕统治者前来求拜,并带来拜礼。至公元前6世纪,德尔菲的宗教和政治影响已遍及整个希腊和所知的世界。根据神话,宙斯从地球的两极放出的两只神鹰相向而飞,最后在德尔菲相会,因此,宙斯断定这里是大地(当时还没有地球的概念)的中心,于是将一块圆形石头放在德尔菲,作为标志。建立在对多神崇拜基础上的希腊宗教,是古希腊文明的精神支柱与核心。

在德尔菲遗址中,最著名的是古希腊象征光明、知识与和谐的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因此,德尔菲也成为所有希腊圣地中向太阳神阿波罗祭拜的最重要圣所,人气很旺。随着因神谕的影响而使其宗教地位提升后,德尔菲逐渐替代了从公元前10世纪就成为敬拜宙斯诸神的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山谷的奥林匹亚宗教中心地位。从公元前590年起德尔菲每四年举办一次皮提亚[注2]竞技运动会,来自希腊各地的选手在这里进行传统的军事体育比赛项目,同时举行盛大的祭神活动,向阿波罗神庙敬供礼物。鉴于德尔菲考古遗址上涵盖宗教和文体领域的城市构建格局与其所在的独特自然环境形成的和谐、其在古希腊文明中体现出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不可衡量的价值,德尔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德尔菲博物馆内哈德良宠男雕塑
  • 战车之御者
  • 斯芬克斯石雕
  • 博物馆内的埃及相貌两兄弟

在德尔菲,我们先参观了德尔菲考古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品大多是从德尔菲出土的与宗教神谕相关的珍藏文物。不同时期、不同城邦和不同神庙内考古文物分别在13个展厅展示。例如:在古风时期(Archaic period)馆,我们看到两具高大强壮的明显带有埃及人相貌的健硕男性兄弟雕塑,这是公元前580年阿格斯(ARGOS)城邦敬奉给德尔菲神庙的贡品,因他们的英雄行为而被神灵授予幸福之死(happy death by the Gods)。在展厅的显眼处,有一具高大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石雕(又是埃及的),这是公元前560年生活富裕的纳克索斯岛敬奉给德尔菲圣所的。这座石雕体现了当时艺术与政治的巅峰。镇馆之宝还有“战车的御者”的青铜塑像(公元前480年)、“德尔菲先知”最美男子雕塑(公元前336年)、立于神殿前13米高的立柱顶端上的希腊舞女著名雕塑,是雅典城邦于公元前330年敬献给阿波罗神的。还有一个高大的青年男子塑像是公元130年罗马哈德良皇帝的宠男。哈德良酷爱古典希腊,也曾受益于德尔菲神谕,因此将其深爱的这个来自小亚细亚的名为Antinoos的年轻人塑像立于德尔菲神殿前。这些艺术品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宝库(TRESURES HOUSE)里[注3]。从这些珍贵文物所展示出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东方的文化在远古时期已经逐渐传入希腊,而且感受到希腊人的神灵观。他们通过半人半神的雕塑显示,除了不朽神灵有着与人一样的相貌性情外,神比人更优美和更健硕。

山上的遗址很壮观,从之字型的圣道沿山而上,我们看到道路两旁是残存的柱廊、纪念碑、祭坛和礼物宝库。再向上又看到了神庙广场上的祈愿柱和祈愿物。山顶上一根高高矗立的青铜柱很显眼,据说是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用波斯军队的兵器溶化后铸成的。广场的旁边是一个能容纳约7000人的剧场、据资料显示,此前它是一个进行双轮战车赛跑和角斗的大运动场。此行我们能够到德尔菲来亲眼目睹希腊祭祀圣所和遗址废墟上那些至今屹立不倒的神庙大柱和宝库,从中感受希腊宗教与神话传说的精神感召力,对我们深入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很有帮助。

2、中世纪宗教文化中心--空中修道院

  • 梅奥黛拉修道院前
  • 俯瞰山巅修道院

从卡兰巴卡乘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梅黛奥拉修道院群。

当车在萨赛利亚平原上行驶一段时间时,我们骤然发现前方光秃秃巨大岩石山拔地而起,矗立在眼前。在似乎无路可走的山间,我们的20座小面包车直接开至山顶。(如果是20座以上的大车,则要乘客自行攀登了。)颇具规模的数个修道院居然就建立在陡直的山顶上,各自与山为僧。

站在山顶向下看,难以想象出上千年前在山顶上建造修道院的艰难。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修士们靠木梯、绳索攀上峰顶,再用藤篮和滑车将砖石吊上去,一点点建造,前后共花费了几十数百年年的时间。

梅黛奥拉修道院是特里卡拉州色萨利区24座修道院的总称。因二战期间被德国飞机轰炸而毁,目前仅剩下6座,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两座,一座是较大的男修道院,一座是较小的女修道院(应该是最后修建的,因为以前修道院区是“兄弟会”修行的地方,绝对不容许女士进入)。这些拜占庭式风格的修道院是11世纪至15世纪期间基督教徒为远离尘世、专注修行和逃避迫害,在几乎不可抵达的砂岩峰上建造的。

  • 修道院修士
  • 山巅之修道院
  • 修道院山景

实际上,从公元3~4世纪起,就已有修士们在山中修行。14世纪上半叶,为躲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大批修行者蜂拥而至,修道院的规模也越建越大。在修行者的心中,山峰之巅的修道院让他们在远离魔鬼的同时,也让他们距离上帝近在咫尺。

修道院的教堂内,金碧辉煌的拜占庭风格的装饰令人惊讶:马赛克的玻璃、金镶的圣像壁画、考究的大吊灯....与我们在土耳其洞穴教堂看到的基督教在创教时期的黑暗简朴场景完全不同。在修道院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800多年前修士们用过的藤条、藤蓝和简单的滑车。

独特的大自然环境、虔诚的基督教徒为建造修道院的超出想象的艰辛付出、代表后拜占庭艺术黄金时代的圣像壁画[注4]和精美的修道院装饰艺术、以及其作为希腊东正教中心的地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梅黛奥拉修道院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能够亲临此世界奇迹,真是不虚此行。

  • 修道院内
  • 修道院

站在007系列片“最高机密”中JAMES BOND的历险取景地,面对陡峭的悬崖峭壁和山顶修道院,我想只有信仰的力量,才能创造如此奇迹。(在中国,山顶庙宗道观也很多,其他地方就少见了)在女修道院的纪念品店,我与一位身着黑袍的卖书修女攀谈,她告诉我们,她在这里修行已经38年了,心中的基督使她永远年轻。在男修道院的纪念品店,我们与卖书的男修士合影留念后,他热情的送给我一个冰箱贴作为纪念。

在即将离开修道院时,我们无意间发现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地方都先进的现代洗手间。当我们走近一幅巨大的玻璃壁画时,人体的感应突然将壁画分为两边,原来这是洗手间的大门。洗手间内,墙壁装饰精致、用具精美考究,当代教徒们的生活原来也有奢侈的一面啊(也可能这只是为游客而建的?)。

三、古希腊建筑艺术和宗教崇拜的伟大结晶--雅典卫城

  • 卫城夜景
  • 从酒店看卫城
  • 卫城剧院遗址及雅典全城

5年前我曾经跟兵团战友一起在雅典卫城的山坡上观看落日和余辉下的神殿。如今景观依旧,记忆犹在,只是同行的人变了。

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的膜拜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胜利女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宗教建筑,至今已断续存在了33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雅典卫城诠释了几千年来古希腊文明、神话与宗教崇拜的地位,因自由辩论、思想碰撞和初级民主意识而奠定的现代西方文明基础所具有的价值。正因为如此,雅典卫城生生不息,永远都吸引着全世界的崇拜者和游客来此。

卫城(相当于天津卫)最早的城墙建于公元前13世纪,城墙内是迈锡尼统治者的住所。至公元前8世纪,卫城逐渐被赋予了对雅典娜--保护雅典城邦的女神崇拜的宗教特征。

  • 卫城神殿前
  • 卫城剧院遗址前
  • 卫城山门

在古风时期(公元前6世纪中期~公元前5世纪初),其圣所地位达至顶峰。公元前480年希波战争中,雅典卫城神庙曾被波斯军队攻占并彻底破坏。随后,雅典人以胜利者的极大热情与能量,用了40年的时间大规模重新修建了帕特农神庙、胜利女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埃雷赫修神庙。帕特侬神庙的雕塑是希腊艺术的高峰,它表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理想与追求。土耳其占领时期,土耳其军队曾将卫城的山门作为弹药库。1640年,装满弹药的山门遭到雷击后再遭严重毁坏。

经历了3300年的血腥战争与自然灾难,如今雅典卫城成为留给后人了解古希腊宗教神话与精神文明的旅游胜地。鉴于卫城作为公元前4世纪的经典建筑艺术杰作、其对希腊-罗马时期新古典建筑的影响、对古希腊宗教从神话到大规模崇拜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及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见证了古典希腊政治家和哲学家对建立城邦民主所做的贡献等因素,雅典卫城毋庸置疑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阿加曼农黄金面具
  • 公元前4世纪的红陶
  • 雅典娜女神像
  • 陶器上的绘画

从卫城下来,我们参观了建于1878年的卫城博物馆。博物馆保存了自1834年以来出土、未被英国等国偷走的文物。展品分为不同神庙的文物,十分震撼,可惜大部分不能照相。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出的考古文物让我们了解了雅典城邦的历史。

我们在博物馆购买了馆藏文物的介绍书籍,回来后细读,回味无穷。那充满了东方文化色彩图案的数千年前的陶器、以希腊诸神为英雄题材和有东方神灵特点的人神雕塑、卫城神殿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体现雅典娜女神崇拜的石雕石柱,…让我们穿越回古希腊文明的经典杰作,历历在目。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观赏到更多的文物,我们放弃了与团友的午餐,自行乘车前往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参观。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所谓的四大博物馆之一,[注5]所收藏的2万多件展品,历史之久远、价值之珍贵,令我们大饱眼福。

  • 博物馆展品“少年与马”
  • 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宙斯(或波塞冬)
  • 轻薄衣服与人体之美

在涵盖了从公元前6000年至前1050年爱琴文明史的史前馆,我们看到公元前5800多年前精美的陶器、铁器、青铜器和金器、生动的雕塑和细腻的壁画,都让我们惊讶当时高度的生产工艺水平。还有法国考古学家于1939年发现的大量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时金银、象牙和青铜物品,其中一些用象牙雕刻的人脸、用金箔铸成的头发和头饰雕塑尤为引人注意。这些金属和象牙雕塑反映了当时希腊城邦的生产工艺水平和生活水平。

在雕塑馆和希腊神话馆,展示了从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的古希腊的杰出雕塑。我们从书上看到的那些熟悉的形同人一样的希腊神话中的众神[注6]雕塑,一具具就生动的站在我们面前。那英雄魁梧的体魄、高贵仰首的气质、栩栩如生的装束都刻画了古代希腊人对神的敬拜和对美的理解。

考古博物馆有太多的精品,我们抓紧时间看了约三个小时,都看不够。为了不耽搁团队的活动,只好匆匆离开。匆忙之中,弄丢了我最喜欢的帽子,与文物陪伴。不过与从博物馆获得收获相比,帽子仅是小小代价。还有一个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碰到了因纪念雅典青年学生被警察开枪打死十周年,街上游行的人群队伍,导致道路封闭,迫使我们打车要绕路,出租司机借机抬价,去程多花了2倍多的钱,回程则多花了7倍。雅典的黑心出租司机让我对希腊的美好印象打了一点小折扣。(我5年前到雅典时就碰到服务行业为争取周末不上班而大规模上街游行的情况,可见民主之代价)

四、对古希腊文明形成与传播的理解和认识

希腊之行,内容丰富。从公元前1600多年前巨大地震后形成的美丽圣岛到公元前8世纪世界精神文明的中心德尔菲圣所、从公元11世纪始建的砂岩之巅空中修道院到体现古希腊宗教信仰与城邦民主发展的雅典卫城,我们不仅学习了古希腊的历史地理,而且初步理解了在数千年漫长的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古希腊在传播传承东西方文明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相关书籍的阅读也给我们启发及思考。

1、古希腊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希腊文明的形成与传播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文化与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古希腊并非民族国家的概念,而是文化地理的城邦概念。我们从所参观的各个博物馆的展物中,看到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阶段式演进,从史前文明到城邦文明,从泛希腊文化时代到拜占庭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直至希腊独立,每一个阶段都对丰富内涵的希腊文明和希腊精神的形成与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

  • 希腊哲学家头像
  • 神殿雕塑墙

第一个重要阶段是爱琴文明或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12世纪),或称为“史前文明”。爱琴诸岛的居民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航海活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6800年~3300年)已有定居。早期青铜器时期(公元前3300年~前2000年)时期,当地人们已经使用金属工具。中期青铜器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1600年)见证了克里特文明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这时期,克里特与处于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之间的塞浦路斯就已经有铜贸易活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内有一个塞浦路斯专馆,塞是连接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的中转站)青铜武器和金银首饰的制造已相当先进。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鼎盛的体现。晚期青铜器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迈锡尼文明替代克里特文明步入辉煌。考古博物馆内包括奢华的墓葬和丰富的金银陪葬品(包括丧葬用的金面具、黄金和青铜杯等)在内的大量考古发掘文物,不仅说明史前文明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形成,希腊已经进入早期的国家阶段,而且证实,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已经存在,尤其是与埃及和塞浦路斯的大宗商品与奢侈品的贸易活动十分频繁。希腊文明是东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且是西亚北非文明的传承。这一文明在3700年前遭受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后被严重破坏。

第二个重要阶段是城邦时代,包括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和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期)。在迈锡尼文明衰落后到城邦时代的约400年中,有一段虽不重要,但却值得一提的“黑暗时代”(公元前1200~前800年),也称“荷马时代”。毁灭了迈锡尼文明的多利亚人由于缺乏文字和艺术,没有留下这段时期的文字记载,但是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通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集中的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原始宗教、艺术、神话及文明成果、人神共处的世界,展示了希腊早期英雄时代的全景。正是这种描述,“荷马史诗为希腊人与神的关系制定了准则,并对希腊民族精神奠定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以后希腊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7]

  • 卫城神殿前

古风时代是城邦兴起至最终确立的时期,是希腊文明自身发展中探索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段时期里,由于希腊的两次大的殖民风潮,从希腊本土到爱琴海诸岛、从小亚细亚到黑海沿岸,众多自给自足的小城邦建立。城邦(POLIS)兴起的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建立了神庙、祭坛和公众聚会的场所,为大规模的宗教神灵祭拜活动提供可能;二是为形成公民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个人的命运与城邦的命运成为一体。不论是儹主政治、最初的雅典民主政治,或是斯巴达的贵族制,都有其积极地一面。

古典时代见证了城邦的繁荣昌盛和盛极而衰。这是一个高度文明、伟大人物和伟大作品层出不穷的年代,例如哲学之父--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前546年)、“原子论”思想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开创数学和将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思想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希腊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及其弟子--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还有“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等等。他们对西方哲学及民主思想的确立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巨大。因反抗波斯人对希腊人的压迫而爆发的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前449年),结束了波斯对爱琴海的霸权,承认了希腊城邦的独立,确立了雅典城邦的霸主地位,使希腊的政治经济走向极盛,继而使雅典式民主政体在其附属国广泛传播。雅典卫城的帕特侬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及胜利女神庙、雅典卫城下的酒神剧场等都是在希波战争后重建的。这些神庙不仅体现了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而且体现了古希腊对人体美的崇拜和作为胜利者雅典公民强烈的国家意识。也正是在城邦时代,希腊人对于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和对太阳神的信仰和崇拜成为主流,他们通过神谕来感受神灵的存在。奥林匹斯宗教也成为希腊各城邦信奉的公民宗教。

  • 伊亚镇书店的主人与书

第三个重要阶段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因古典时代后期连绵不断的战争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力量,使北方强国得以征服希腊。公元前338年,在马其顿国王打败希腊联军,继而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后,诞生了混合着希腊与东方因素的新文明--希腊化时代。在这期间,爱琴岛的殖民化和沿地中海的小亚细亚国家[注8],以及后来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对东地中海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希腊化时期,城市间的商业活动规模大大超过了城邦时代,连接欧亚非三洲的海上贸易十分繁荣。以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和医学方面为主的科学成就在希腊化时代尤为突出。地中海东部地区原有的政治制度、语言和文字等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明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希腊文化为主体,融合埃及文化、西亚文化、波斯文化等的既多元又统一的希腊化文化。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成为希腊化世界中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公元前168年罗马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公元前30年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埃及统治的托勒密王朝后,古希腊的历史到此结束。罗马的统治虽然意味着古代希腊历史的终结,但是不意味着希腊文明的断裂。罗马人将古希腊人创造的辉煌进一步延续,并使之成为西方主流文明的基本源泉之一。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东西汇通、继往开来的意义。罗马帝国的意义,首先是继承并整合了东地中海沿岸国家分散断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其次是将其扩展到了西欧。

第四个重要阶段是拜占庭统治时期(公元395年~1451年)。希腊于公元168年成为罗马的属地。罗马皇帝对希腊文化的宽容与厚爱不仅使希腊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且使附属的希腊令罗马统治者臣服。公元176年雅典大学成立。公元313年,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开启对基督教的宽容,并立法,希望融合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东正教文化,从而建立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公元395年,当东西罗马帝国再度分裂后,希腊归属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致力融合希腊与罗马的传统,在语言、文学和神学方面由希腊主导,使希腊文化成为拜占庭文化的主流文化。而在法律、军事和外交方面由罗马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东方文化影响的拜占庭文化,在文学、艺术、建筑方面都大放异彩,为当今世界留下很多宝贵的财富。延续了近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及其后面的奥斯曼帝国,不仅保护了希腊罗马文明史料,而且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拜占庭统治期间,天主教与东正教于1054年分裂后,形成了东罗马正教会。15世纪,东罗马帝国衰亡后,又确立了以希腊正教会和俄罗斯正教会为首的东正教会体系。希腊在东正教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参观的空中修道院就是这一时期东正教会传教的中心。

第五个阶段是土耳其的统治时期(公元1460~1829年)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又进入了兴起于亚洲西部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时期。由于帝国庞大,土耳其人让少数希腊精英参与了政府、社会和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土耳其苏丹虽对东正教采取保护主义态度,但是对异教徒额外征收几倍于伊斯兰教徒的高额人头税和贸易税,导致很多基督教徒外逃。在这三百多年间,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希腊争取独立的民族意识不断兴起,在多个外国势力的干涉下,1821年希腊爆发独立战争,1829年宣布独立于土耳其的统治。但之后,西土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直至1920年与土耳其签订战后和约。1924年,希腊共和国成立。直到这时,世界才真正有了“希腊”。

在这五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前三个阶段是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后两个阶段体现出罗马人和土耳其人对古希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古希腊文明是在吸收与融合了东方文明因素后发展并升华

  • 博物馆内与希腊人合影
  • 与餐厅服务员

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但不属于古代四大文明,因她是对两河埃及文明的继承与融合。古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三面临海。东临爱琴海,与西亚的波斯帝国相对;西濒爱奥尼亚海;南隔地中海与北非的埃及相望。由于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古希腊与西亚北非的交往十分便利。最早与西亚北非发生贸易的克里特岛,就因其向北可达希腊大陆和黑海、向南可抵塞浦路斯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后,就成为东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克里特岛人的海船满载埃及的象牙、粮食彩瓶和各种装饰品、叙利亚的马匹和木材、爱琴海诸岛的金银和陶器、塞浦路斯的铜器和本岛的橄榄油,往返于地中海个岛屿之间和沿岸地区,文化交流随着贸易活动开展而悄然融入。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文明时期,塞浦路斯的金属制品、陶器及小工艺品更是大量流入希腊和爱琴海东部岛国。迈锡尼时期的墓穴中大量的黄金和象牙制品大都来自埃及。墓穴中还发现大量埃及王室铭文的物品。在陶器的图案中,以人物、牛羊、狮兽等动物形象的东方风格取代几何图案大量呈现。因此,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开始,希腊已经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东方文明的影响。公元前9世纪,北非的腓尼基人在爱琴海东部岛屿建立贸易据点,虽然贸易冲突不断,但是交往的过程中,希腊以至后来的罗马人借鉴了腓尼基人的书写系统的音节和语标,以至形成后来的拉丁字母,而被西方世界广泛使用。在城邦时期,众多的希腊哲人和艺术家(例如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都曾在埃及学习过。他们的哲学思想形成多少都会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此外,生活在小亚细亚的人很多是从希腊移居而来,他们和埃及的交流频繁。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希腊与埃及、亚述和小亚细亚等地的贸易加强、文化传播迅速,希腊的文化更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强烈影响。我们在各个博物馆看到的考古文物,都清晰的显示了明显的东方风格和东方元素。“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非常重视古代东方文明对希腊的影响。他列举了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等等。因此可以非常确切的说,古希腊文明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的精华。正是在学习、吸收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古希腊文明形成并发展,尤其是在哲学思维、民主政体及科学和艺术方面,古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 圣岛风景

从远古时期与西亚北非的贸易活动到城邦时期与埃及的文化交流,从两次殖民化的移民迁徙再到希腊化时期的东西方文明大范围大交流与汇通,希腊文明在持续的受东方文明的影响过程中,不断充实其内涵,形成适合其发展的文明体系,之后又在亚历山大和东罗马帝国及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保护下,得以延续和传播。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希腊虽不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久远,但在融合传承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建立形成的理性哲学思想和思辨的初级民主制度,永远具有跨时空的文明意义。但是文艺复兴后,西方人将希腊文明作为其文化源头,否定和掩盖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东方文明元素和来源,显然是不客观和不合适的。

在西亚北非(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约旦、埃及、突尼斯、摩洛哥、马耳他、意大利西西里岛等)旅游后,我们逐渐的领悟到,西方文明是从两河流域开始,从西亚环地中海沿岸国家发展与传承起来的,东西方文明相互间的传播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由于商贸交换和殖民扩张等需要,东方和西方文明国家之间在所处区域内的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随时都在交换和传播,跨区域的传播与交流也以接力的方式早已出现,并不断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升华。希腊之行,作为画龙点睛之笔,加深了我们对这一点的认识和理解。宏观看,按面积人口,古文明大致为东地中海和东亚。西方三教(犹太、基督、伊斯兰;基督教下的东正、天主及新教)一脉相承,发源于西亚,发展于东地中海。

希腊之美,在其山水,更在其文明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奥林匹克的火炬,难能可贵的传承下来。但希腊发明的民主制度(虽然有所不同),让她的继承者今天在享受其所谓自由一面的同时,也被其过度的一面而煎熬着,并付出代价。

2019年2月9日


[注1]:当时的德尔斐神谕十分应验,因而威信极高。古希腊人也对此极为崇拜,希腊国内,地中海沿岸,以至遥远的黑海地区,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信徒前来祈求神谕。据说,德尔斐神谕不但能对个人祸福示解,还能对城邦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这一传说对希腊的宗教、文化与政治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德尔斐神谕中,一个最著名的神谕是对俄狄浦斯发出的,预言他以后要犯下杀父娶母的罪行。尽管俄狄浦斯想尽办法希望避免悲剧的发生,神的旨意仍然不可抗拒。于是,古希腊最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就被视做命运悲剧而为世人所熟知。

[注2]:女预言家(祭司)皮提亚(阿波罗神谕的宣示者)的寓所之地,竞技运动会因此得名。早在公元前776年,作为众神之圣地的奥林匹亚,主要是祭拜众神之王--宙斯。为参拜宙斯神殿,每四年举办一次竞技运动会,直至公元393年。但是德尔菲主要是祭拜阿波罗太阳神殿,并传送神谕。在其鼎盛时期,曾一度替代了奥林匹亚的宗教中心地位。德尔菲也是每四年举办竞技运动会以举办祭拜活动。之后,1896年法国人顾拜旦倡议推动恢复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是基于奥林匹亚最早开始举办运动会所体现的和平、公正与进步精神。

[注3]:宝库是建于圣址上大小中等的建筑,是由各个城邦在喜庆的节日时自行兴建的。它们作为"祈愿堂"存放有各种祭献的物品以及用来颂扬城邦的辉煌的艺术品。在希腊的各个圣地上都修建有宝库,而德尔斐是宝库最集中的地方,大约有二十多个。

[注4]:“拜占庭艺术的精华主要体现在镶嵌画、壁画、金属加工艺术和建筑等方面。在现存的大量镶嵌画和壁画中,拜占庭的作品工艺水平最高。而这一艺术形式真正的发源地是古典时期的希腊”。--《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

[注5]:书籍上介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为: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雅典国家考古过博物馆。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故宫博物院也相当不错。

[注6]: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众神之王--宙斯,是守护全希腊的神,象征是闪电。宙斯的妻子赫拉是家庭主妇的守护神,象征是孔雀与石榴。雅典娜女神是智慧女神,也是雅典城邦的守护神,象征是猫头鹰和橄榄。阿波罗男神是阳光和音乐的守护神,象征是月桂树和竖琴。阿尔忒特弥斯(戴安娜女神)猎守女神,象征是弓箭。佛洛狄忒(维纳斯女神)是爱与美的女神。赫菲斯托斯是冶炼商的守护神,象征是铁锤和长凳。波塞冬是海神,象征是三叉戟。赫尔墨斯是旅行者和商人的守护神,象征是带羽翅的手杖。此外,还有战神阿瑞斯、家庭守护神赫提斯、酒神狄俄尼索斯、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爱神厄洛斯等。

[注7]:源自《希腊思想与文化》

[注8]:希腊化国家,主要指这一时期的马其顿的安提克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小亚的帕加玛王国和本都王国。

参考书籍:

德尔菲考古博物馆、卫城博物馆和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出版书籍、《希腊史--欧洲文明的起源》、《希腊人的故事》等。

[ 关闭窗口 ]